2024年6月6日,安捷倫氣相色譜新產品8850 GC發(fā)布儀式在上海制造中心成功舉辦,主題為“于尺方,見世界”。8850 GC是安捷倫繼2019年初推出8890和8860后,五年來首次為“88系列”智能氣相色譜家族擴容,產品身軀雖小如電腦主機,性能卻不容小覷。
活動現場,就本次發(fā)布的氣相色譜新產品的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領域、生產制造和市場前景等話題,安捷倫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總經理楊挺、安捷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斌、安捷倫助理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北區(qū)南區(qū)及渠道整機銷售總經理楊亮、安捷倫助理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技術解決方案總監(jiān)康瑜容和特邀用戶代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徐廣通教授一同接受了媒體采訪。

采訪現場
談創(chuàng)新:用戶需求在變化,“老樹”也能開新“花”
瑞昌明盛:時隔五年,安捷倫氣相色譜家族迎來新成員,此次推出小型化氣相色譜產品是基于哪些市場需求?行業(yè)普遍認為氣相色譜技術已非常成熟,8850?GC有哪些引領性的創(chuàng)新?
楊挺:安捷倫從5890到8890,再到如今的8850,很多方面包括爐溫的設計、控溫精度都是行業(yè)的標準,很多公司產品的設計都在跟隨,所以安捷倫也為行業(yè)帶來創(chuàng)新。

安捷倫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業(yè)務總經理楊挺
康瑜容:安捷倫的氣相色譜一直是引領市場的,針對當時的市場需求,誕生了6850 GC這款小型化氣相色譜產品。時隔多年后,我們再次推出8850 GC,也是因為客戶的需求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客戶對于實驗室空間的考量,希望分析時間更快、實驗室運營管理更加科學化等。正是由于客戶的需求在不斷變化,8850 GC才應運而生。
氣相色譜的確是比較成熟的技術,在各種分析實驗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也正因為如此,眾多的客戶對于儀器的要求也會更嚴格,他們希望產品更加貼近他們實際的應用場景。8850 GC在產品尺寸、升降溫速度、節(jié)能、智能化控制等方面進行了創(chuàng)新。此外,還有早期預警、智能自動診斷評估和遠程維護功能,這些都體現出安捷倫從客戶的需求出發(fā)來設計新產品,對于實驗室,這款新儀器一定能夠幫助他們形成新的操作模式和管理方式。

安捷倫助理副總裁兼大中華區(qū)技術解決方案總監(jiān)康瑜容
楊亮:6850 GC從1999年誕生一直到2016年,生命周期很久,這一系列產品特點很鮮明,因此在中國乃至全球,在6850 GC漫長的周期中一直有一群非常忠誠的客戶群體?;诖?,我們在88系列平臺上又拓展了8850 GC,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場景,就是專機專用,因此推出這款產品還是為了滿足不同客戶在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

大中華區(qū)北區(qū)南區(qū)及渠道整機銷售總經理楊亮
瑞昌明盛:請問徐教授,作為氣相色譜儀的資深用戶,您觀察到近些年氣相色譜技術上還有哪些發(fā)展?
徐廣通:色譜儀器從50年代成型,成為集分離與定量分析為一體的高效分析儀器,隨著用戶對色譜檢測能力要求的不斷提升,對色譜的載氣控流和色譜柱控溫精度要求也進一步提升,新的檢測器的發(fā)展也促使檢測靈敏度進一步提高。如今,儀器智能化的提升成為氣相色譜近幾年發(fā)展的一個顯著特點。儀器硬件技術的發(fā)展如超高速程序升溫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分析任務,而這需要對控流、控溫和檢測器系統進行總體的優(yōu)化提升,當然,小體積有利于實驗室空間的利用和節(jié)能,而8850體現出了這方面的技術特征。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徐廣通
瑞昌明盛:8850 GC是如何體現綠色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的?
康瑜容:8850 GC有自動載氣切換系統,不用的時候可換成低成本的氣體,可以實現80%氦氣的節(jié)約,這是最大的亮點;此外,依賴于卓越的流體力學和熱學設計,及大力研發(fā)投入,8850 GC能夠實現快速升降溫的同時,能耗還可降低30%,這一點也十分具競爭力。
朱斌:氦氣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中國是一個貧氦國家,我們很多氦氣都是進口的。不但是客戶需要節(jié)能、省氣,我們生產線也用到氦氣,在氣相色譜生產過程中氦氣的監(jiān)控特別重要,要確保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安捷倫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斌
談應用:新材料、新能源領域GC需求增長迅猛
瑞昌明盛:8850 GC更能滿足哪些應用領域的需求?哪些領域對氣相色譜儀器需求有明顯的增長趨勢?
楊亮:我們也一直在探討8850 GC聚焦的潛在客戶群,希望從產品本身特點與用戶應用訴求和痛點產生共鳴。8850 GC特點很鮮明,體積小、升降溫速度快、低功耗,任何一個行業(yè)都有潛在的需求,因此這款產品適用面十分廣泛。
最大的應用行業(yè)還是石油化工,能源化工與材料本就具有關聯性,化工產業(yè)從煉油發(fā)展到精細化工材料,再慢慢發(fā)展到材料行業(yè),目前這也是最熱門的。因此,對氣相色譜需求增長最迅猛的是新能源、新材料行業(yè)。此外,制藥行業(yè)增長也比較明顯。
瑞昌明盛:請問徐教授,作為石油化工領域的用戶,您更看重氣相色譜儀器的哪些方面?如何看待安捷倫儀器在貴單位的使用情況?
徐廣通:石化產品的特點以烴類化合物為主體進行衍生,樣品的熱穩(wěn)定總體講比較好但往往異構體比較多,這就對色譜的分離能力和檢測器的響應特性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良好分離能力的獲得除高性能的色譜柱外,色譜儀器高精度、可靠的控溫和控流是保障復雜樣品體系準確定性的基礎。因此,氣相色譜儀器的控溫、控流精度和可靠性、檢測器、色譜柱的性能在我們色譜選型時都是關注的。從實驗室常規(guī)分析到裝置的爐前或在線分析,我們單位有大約600套左右的安捷倫色譜儀在使用,為此安捷倫也有專門服務團隊駐場,也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我個人認為儀器可靠性是第一位的,如我們進行催化劑的運行周期評價,時間往往比較長, 裝置連續(xù)運行過程中數據是不可倒溯的,如果儀器運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某個時間點的裝置運行數據缺失,我們必須最大限度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應該說安捷倫儀器在可靠性方面還是值得信賴的。當然,儀器的性價比也是我們關注的重要因素,GC8850有良好的技術潛質,作為用戶也希望GC8850 在性價比上有更好的表現。
談制造:全球絕大多數用戶都在用上海工廠生產的GC產品
瑞昌明盛:如何評價上海制造中心在安捷倫的氣相色譜及更多分析儀器全球供應中發(fā)揮的作用?
朱斌:上海制造中心生產的GC產品是面向全球的,全球絕大多數GC都由上海工廠來提供。我們在美國也有工廠,也會生產部分GC產品,主要供應對生產地有特殊要求客戶。無論在哪里生產,安捷倫工廠都秉承一樣的質量體系,供應鏈和原材料也都是全球采購,變更管理、新品開發(fā)流程均采用安捷倫統一標準。
上海制造中心扎根23年,是安捷倫全球戰(zhàn)略中心之一,也是安捷倫氣相色譜最大的生產工廠。扎根中國的多年中,安捷倫上海工廠不只是給中國客戶提供了優(yōu)質的產品,還帶動了全國供應鏈的同步發(fā)展,國產化率已經相當高。最開始我們供應商的部分技術能力還是比較薄弱,通過不斷發(fā)展,不僅使供應鏈效率得以提升、成本進一步下降,同時也在一定層面上幫助提高了供應商的制造能力,很多工廠成為我們長期重要的戰(zhàn)略供應商。
楊挺:從銷售的角度,安捷倫的產品在銷售端目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中國制造,一個是美國制造。之前很多用戶對于中國制造還存在一定偏見,經過20多年的發(fā)展,現在用戶反而喜歡中國制造的產品,因為產品性能等各方面完全一樣。
朱斌:最近幾年疫情或地震等災害、供應商的危機以及一些潛在的地緣政治因素等的確給供應鏈帶來很多挑戰(zhàn),但對安捷倫的整體運營和供應鏈并沒有帶來特別明顯的影響,主要得益于幾點:第一,我們建立的供應鏈是全球化的,很多關鍵零部件有不止一家供應商,可以切換;第二,我們有非常健全、系統化的物流供應商的選擇,比如在各大洲主要港口都有多家物流供應商可作選擇,以降低外在因素帶來的影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得益于安捷倫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技術積累,并基于與供應商的密切合作,我們工廠運營過程中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供應鏈預警體系,我們可根據系統預警到的風險,提前去部署預防性的措施。因此,雖然我們的供應鏈面臨外部的一些挑戰(zhàn),但總體的交付和質量管控并沒有受到影響,這是令我們非常自豪的一點。
談市場:用創(chuàng)新、電子商務和解決方案來應對市場競爭
瑞昌明盛:近些年國產氣相色譜發(fā)展勢頭迅猛,請問面對當前中國氣相色譜市場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安捷倫有哪些應對措施?
楊挺:氣相色譜現在的確面臨著激烈的國產儀器競爭,形勢很嚴峻。
首先,安捷倫一直秉承著以品質為核心的理念,與專家用戶一起開發(fā)新方法,比如在石化、新材料、鋰電或者半導體等領域,我們都在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其次,中國的市場體量非常大,任何一家公司都難以單獨占據全部份額。電子商務能夠擴大我們的市場覆蓋范圍。我們線上整機銷售的嘗試取得了成功,去年銷售了40多套線上款氣相色譜7820 GC,最關鍵的一點,通過大量市場推廣,很多用戶主動找到安捷倫,其中70-80%都是新用戶,也彌補了我們對小用戶覆蓋不夠的不足。2024年前兩個季度基本也取得了與去年同期差不都的成績,我們正在將這一模式擴展到光譜產品。我們的體系也能幫助到我們實現電子商務模式,線上銷售將是安捷倫今后幾年的重點戰(zhàn)略之一。今天早上的會議,CEO表示會繼續(xù)大力在中國投資,包括數字化和微信生態(tài)圈。
最后,安捷倫一直與頂尖的科學家合作,共同開發(fā)適合未來市場的應用場景,更加照顧到用戶的需求。事實上,在氣相色譜儀領域我們不斷挑戰(zhàn)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后記:采訪現場,大家對于8850 GC的命名都頗感疑惑,它是8890 GC的縮減版嗎?是中低端產品嗎?對于此,楊挺強調,8850 GC絕不是中低端產品,它的性能可比肩旗艦款8890 GC,甚至在氦氣節(jié)約和fast GC方面更有優(yōu)勢,他對于到這款新產品的推出感到十分興奮,希望這一回應能夠消除用戶及媒體對這款小而精GC產品的誤解。


